5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自主创作的红色校园舞台剧《家书》正式首映,近1000名师生线上线下观看了此次首映。本次活动是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一段关于家书的的朗诵带观众们走近了革命先烈冷少农的精神世界。当年,冷少农自离开贵州奔赴革命后,整整5年都没能回过家。被母亲责备“不忠不孝”,冷少农怀着复杂的心情,给母亲写了一封长达五千字的家书,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家书》这部剧,就是从大学生视角出发,以“红色家书”为线索,在剧情中创新加入民国时空与现代时空相交互的情节,通过剧中大学生方绍闻与冷少农的“隔空对话”,表现他们在不同时代的同频共振,突出革命先烈对新时代新青年的感召力。
一封家书道不尽兼爱无私的情怀,写不完血浓于水的眷恋。70分钟的表演,抓住了小家与大家、理想和现实、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多重矛盾,扣人心弦,社科大学子稚嫩又富有艺术张力并在两个时代自如切换的表演,引起了现场师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冷少农烈士的后人冷启中先生在视频致辞中提到,社科大的学子们用活了英烈纪念馆展柜里的红色资源,也讲活了《红色家书》里家国情怀的故事,尽管那些家书的纸张会逐渐泛黄、发旧,但他的精神不会由于时间的流逝就褪去颜色,“因为有你们,有你们社科大的师生们讲述、聆听他的故事。只要你们还在传承和铭记, ‘冷少农’这一个名字就永远都不可能消失。只要你们还记得他,这些英烈们的精神就一直都与我们同在”。
记者注意到,在现场的每个座位上都放有一个信封,信封内除了有剧目宣传页之外,还有两张古色古香的信纸。在演出结束后,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仍然沉浸在剧情里。有的学生展开了信纸,想给亲人写一封家书。文学院的熊怡悦就是这里面一个,她认为,这部剧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洗礼,“家书纸短,家国情长,我们生逢其时,也想借此机会和爸妈说说话”。
“我们希望让同学们真正沉浸式地去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家书》的总策划、编剧兼制片人张树辉和记者说,《家书》的创作并非一蹴而就。2021年,社科大哲学院教师陈学晶出版了《红色家书——纸上的纪录片》一书,同年5月,社科大12个科教融合学院依托这本书,各自选择了一封家书,用生动的表演再现革命先烈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其中,冷少农的故事最令人难以忘怀。7月,张树辉带领学生团队去冷少农的家乡贵州实地调研,9月,以冷少农为主人公的《寻访红色特工》校园自创纪录片正式上映,今年5月,冷少农的故事再次被搬上舞台,成为了《家书》这部舞台剧。当谈及是什么力量让他带领学生研究《红色家书》坚持了两年时,张树辉说,是一份初心,也是一份痴心,初心是因为作为学校的老师、管理者,有责任为同学们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产品。痴心是要打造一部有社科大特点的校园戏剧。《家书》这部剧的成功演出让这份痴心得到了该有的回响。“如果说这份初心和痴心再上升一个层面,我觉得作为一个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要把学生们培育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张树辉说,通过学生们自己对革命烈士事迹的演绎和对“红色家书”的理解,让更多像冷少农一样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走到同学们身边,而这部舞台剧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学校会还会演绎更多和校园文化相关的精彩故事。
演出结束后,来自不一样的行业的专家代表、演职人员、学生和老师在教学楼虚拟仿真实验室做了以“主题校园剧目创作与新时代大学美育”为主题的研讨会。“有思想、有筋骨、有品格”,“体现出了思想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实际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这是专家点评时提到的最多的话。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李梦辰是《家书》的导演兼编剧,谈到剧情创作时也感慨万千:“在写剧本的时候我总是会代入冷少农的视角去想象他的心绪,写着写着,仿佛可以感觉到他在注视着我。尤其是完成冷少农与母亲、妻子的隔空对话那段戏后,我发现了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湿了眼眶。”
据了解,近年,教育部推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各高校积极开展原创文化精品活动。社科大将思政教育融入美育教育,已经连续三年,持续围绕红色革命人物开展艺术创作,进行巡演展演,广受青年学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