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楸树花开》:流量年代的迷失与生长

  

音乐剧《楸树花开》:流量年代的迷失与生长

  一群均匀岁数16岁的青少年艺人,挑起一整台音乐剧的大梁,在当今的音乐剧市场上并不多见。近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原创音乐剧《楸树花开》在京露脸,青涩幼嫩的脸庞唱出了具有爆发力的歌曲,着实让人惊叹。

  《楸树花开》是一部关于生长的剧,把目光投向随同“直播”与“流量”生长起来的青少年。剧中,一群酷爱音乐的高中生组建了音乐剧社团,在为社团筹款时,意外吃到了流量的甜头——把剧团成员“楸”的爸爸妈妈“包装”成南极科考队员和具有天分的歌唱家,一下获得了全网的重视和广告商的喜爱。但是,该怎么维系虚伪的人设,又会踏入何种风险的深渊?孩子们在不断挣扎中生长,终究从流量的引诱中回归。

  最让人惊喜的是,《楸树花开》剧中首要人物是在校高中生,扮演这些人物的艺人也都是青少年。虽然小艺人们化着完好的舞台妆,举手投足间仍是能让观众感受到少年的新鲜气质,等他们一开口歌唱,声响的成熟度和扮演的流通程度,却让人难以相信这仍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剧中四位主角“椿”“夏”“楸”“冬”,饰演者的音色各不相同,清楚便是四种悬殊的艺人类型,都以极高的完成度完成了人物刻画,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赏识体会。全场多位少年艺人统筹唱、跳、演,虽然单个艺人在对声响和气味的操控方面还有前进的空间,但仍旧担得起一句未来可期。

  《楸树花开》沿着同学们为剧社筹款的主线推动,聚焦了互联网年代“观看”与“扮演”、“虚荣”与“迷失”等议题,十分靠近今世少年的心里。前半部分剧情中,当看到“椿”主张“楸”给父亲立虚伪人设来博流量,且毫不排挤绿幕拍照和AI绘图时,会以为这个高中生怎会如此毫不犹豫地向流量退让?后来遽然觉悟,从小就生活在短视频和直播年代里的“00后”“10后”,对实在与幻象的边界或许与“80后”“90后”彻底不同。他们在移动互联的场景里生长,或许对流量年代有天然的亲近感,但正因如此,他们更需要在探索中、在正向的引导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楸树花开》在讨论流量年代的主题之余,也适可而止地交叉了多个接地气的支线,如“楸”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16岁少女的浪漫心思,以及青春期男生的热血比拼等。故事内容和歌曲旋律都为小艺人们量身定制,也对他们的扮演发挥有所助益。